欢迎访问云南大学基建处!


新闻动态

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正文

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陈克清为基建处全体同志讲授党课

发布时间:2024-12-19    浏览次数:    


2024年12月19日下午,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陈克清在呈贡校区楠苑综合楼基建处会议室,为基建处全体同志讲授党课。

陈克清在党课讲授中,首先传达了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。2024年9月9日至10日,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。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。关于教育的重要性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,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、坚实基础、战略支撑,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。全国教育大会指明了教育的"三大属性",即政治属性、人民属性、战略属性。在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,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,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。


陈克清副校长说,学习和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的"五大关系",即第一、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糸;第二、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;第三、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;第四、正确处理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;第五、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。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教育强国的"六大特质",即强大的思政引领力、人才竞争力、科技支撑力、民生保障力、社会协同力、国际影响力。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。


陈克清副校长就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关于"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"的战略部署说,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、思想深邃、内涵丰富,具有很强的政治性、思想性、指导性,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,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、提供了根本遵循。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深刻领悟"两个确立"的决定性意义,增强"四个意识"、坚定"四个自信"、做到"两个维护",牢牢把握教育的“四个属性”,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。同时,要以“钉钉子”精神,推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入脑入心、工作部署落地见效。


陈克清副校长在党课讲授的第二部分,结合学校基建工作实际进行阐述,学校基建工作不但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,强化责任感、使命感和荣誉感,也要认识学校基建工作的重要作用:

第一、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。完善的教育基础设施可以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条件,提高教育质量。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。

第二、为科研工作作硬件保障,促进科研水平的提升。

第三、增进师生身心健康。体育场馆、体育设施的建设可以极大改善师生的运动条件,增进师生身心健康。

第四、致力于基建建设文化传承,使其成为学校文化的标志。

第五、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。基建项目通过优化学校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的整合,支持学校的长期发展。新建和改造的设施为师生提供更加安全、舒适的环境,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。

第六、增强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。高质量的基建项目如体育场馆的建设,不仅能提升学校的硬件设施水平,还可以通过举办大型文体活动,极大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
第七、推动信息化建设(教育新基建)。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牵引力量。通过建设教育专网、平台体系和数字资源,能提升学校的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。


陈克清副校长在讲课中,肯定了云南大学近年来基建工作取得的瞩目成就:

第一、完善了学校的教学、科研功能。如科研平台的建设,由满足教学型大学的基本需要,到满足研究型大学建设需要。

第二、补充了学校多年来的短板,如体育设施建设,满足了本科审核性评估的需要和教学的需要。

第三、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。如新建学生宿舍、食堂和试验场馆,提升了学生生活的食宿条件和教学实验条件。

陈克清副校长在党课的最后指出,高校基建工作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础之一,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。陈克清副校长希望学校基建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,继续发挥积极作用,认真做好下一步的工作:

1、补好学校发展短板、硬性还不足的情况,如学生宿舍、智慧教室的建设。

2、全力提升学校功能,如东陆老校区的改造,呈贡校区主体育馆、现代科研设施的建设。

3、拓展学校教育发展的空间,加快学校扩招、国际化的步伐。

4、再上新的层次,按照"适用、经济、绿色、美观"的基建工作八字方针,积极稳妥地开展学校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。

基建处全体同志听了陈克清副校长的党课感到受益匪浅,让大家深入学习和了解了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,明确了全国教育大会指明我国教育工作的方向和目标。大家表示将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,不断地学习和实践,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同时,作为高校基建工作者的云大基建人,将更好地肩负起改善办学条件、提升校园环境、推动学校发展、质量与安全及基建中融入人文关怀等使命而砥砺奋进。